非化石能源占比20%目标:期待核电发力
发布时间:2014-11-20 09:00:00
浏览次数:3385
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,限定温室气体排放峰值,将为清洁能源释放更多的空间。
11月13日,中国政府网发布《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》(下称《联合声明》)。中国首次正式提出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。
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记者称,考虑各种因素,温室气体排放峰值可能提前到来,清洁能源尤其是核电将有较大发展空间。
《联合声明》提出,中国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%左右。
11月4日,国家发改委发布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(2014-2020年)》的专项规划,明确了2020年以前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。
上述规划提出,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%~45%,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到15%左右。
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字则显示,2013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9.1%提高到9.8%。这意味着未来6年,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在既有消费总量中将提升5.2个百分点,到2030年比例翻倍。
姜克隽对本报记者分析,中国能源消费增速已经放缓,未来的经济增长更通过技术和产业结构调整,摆脱对能源消费的依赖,所以上述目标可以实现。
与此对应,“十三五”能源发展规划已经为非化石能源发展预留了足够的空间。
“十三五”能源规划初稿曾提出,中国风电的发展目标2亿千瓦,水电3.5亿千瓦,光伏1亿千瓦。风、光的发展目标加速,水电也向纵深腹地河流发展。
核电虽然因为技术限制对装机目标有所影响,但总体依然被寄予厚望。姜克隽对记者说,核电在未来能源结构改善中的作用将日益重要。
但本报记者注意到,也有声音认为,目前中国经济疲弱,能源消费增速放缓是暂时现象,随着经济复苏,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将重回增长轨道。
对此,姜克隽对本报记者分析说,中国经济经过调整恢复增长后,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会下降,同时为了治理大气污染,电动车、新技术、清洁能源等将发挥更大作用,温室气体排放不会重回高增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