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过直流绕组电阻测试发现变压器故障
发布时间:2022-08-12 15:38:12
浏览次数:4093
通过直流电阻测量,可以检查变压器引线的焊接或连接质量,绕组是否在匝间短路或开路,以及分接开关是否接触良好。
案例1:一台16000kVA、6.3kV变压器,处理前低压绕组三相不平衡率为2.82%,二次绕组三相分离,分别测量直流电阻,B为比A相和C相大7.8%,检查发现B相绕组的引线焊接不良,三根扁铜线其中一根断线,缠绕7-8层白布带烧黑。再处理后直流电阻正常,三相不平衡率降至0.005%。
案例2:31500kV、10kV变压器,出厂直流电阻不平衡率为3.6%,运行前为2.5%,预试时为2.7%。突然短路后,测得不平衡率为3%。冲击合闸5次后,实测直流电阻不平衡率为42.8%。经检查发现:
1)低压1支A相线圈下部出口第2匝间短路,绝缘及隔片烧毁。
2)短路匝绕组的轴向和径向位移约为20mm。
案例3:一台120000kVA、220kV变压器已运行25年。1991年发现直流电阻异常,不平衡率达到4.2%。
测量低压绕组出线端连接器的接触电阻,发现B端和C端已从10uΩ增加到300uΩ。检查发现低压绕组B、C引出线两个接头上的螺母和螺钉被熔化。螺母和垫圈有烧痕和熔点。
案例4:对于2000kVA、63kV的变压器,直流电阻测试结果发现,在9号分接位置,直流电阻偏差为9.8%。检查发现有载调压开关弹簧压力不足,螺丝没有拧紧,开关机械开关不到位。极性开关与公共点K虚接点,接点有电弧烧痕,处理后直流电阻平衡。
案例5:一台SFPSL-120000/220变压器已投入运行18年,以往所有测试结果包括直流电阻均正常。110kV侧CT发生表面闪络事故后,变压器跳闸起火。分析直流电阻测试结果,发现各相电阻的不平衡率符合全规要求。在事故上半年的测试结果中,虽然中压侧三相直流电阻平衡,但在相同温度下与往年不一样。与平均测试值相比,每相增加约8.15%(高低压均不超过2%),说明中压侧中性点套管存在接触不良缺陷,但测试后不加分析,正常运行无电流。通过,色谱图无法反映,直到发生事故。
案例6:一台120MVA、220kV变压器在轻、重功率保护和差动保护、注油、油层析分析为电弧放电过程中突然跳闸,涉及固体绝缘特性。高压绕组三相直流电阻不平衡,A比两相B、C大12%左右。抬起变压器外壳发现A相高压I线圈短路在从上到下的第5段转弯之间,它被炸毁了。为什么绕组匝间短路烧断后绕组直流电阻只增加12%?这是由绕组结构决定的。变压器的绕组为高-低-高结构,即最外层为高压I线圈,中间是低压线圈,最里面是高压II线圈。高压I和高压II串联形成高压绕组。一起,然后与高压II串联。
A1O1或A2O2的匝数相等,约占AO1匝数的1/4。
假设各段电阻有如下关系:
RAO1=RAO2=4RA2O2=2RO1O=4RAA1/3
正常情况下:
R(HV)=RO1O+RAO1/2=RAO1
A1O1事故熔断后
R (HV) = RO1O+RAA1/2+RA2O2
即事故发生后高压绕组的电阻比正常情况下的电阻大12.5%左右。
同理可以看出,匝间发生高压I短路,导线烧断,高压绕组电阻会增加27%左右。对于普通的高低结构变压器,匝间短路线在高压大区烧断,高压绕组电阻增加80%左右。根据以上经验和计算,根据电阻变化,可以大致判断故障区间。当然,也有极少数情况,匝间短路后,导线并没有全部烧断,线圈的直流电阻也没有明显变化。